早些年,好几次在网上看到那么一句话,大致的意思是说江西是中国存在感最低的省份。我去过的省份并不多,江西却去了2次,然后浙江2次,江苏、广西和福建各1次。
开局不利,刚下飞机就坐上了黑车。还是不够耐心,等网约车的时间还不够5分钟,就上了黑车,价格倒是没贵多少,只是不知道还要和其他人一起坐。以前在深圳上过了几次这样的套路,以为这边民风淳朴点,还是没能逃过黑色顺风车。
与以往去过的旅游城市不同,景德镇的物价真的亲民,虽然大部分食物就是地道的辣,但是价格不高,而且肉和辣椒的比例是对的,肉菜辣但是辣椒少。相比在深圳吃过的湖南菜和江西菜,那就是辣椒功高盖主,一道回锅肉或者炒牛肚,台面刚好转完一圈,大家就干瞪着那碟辣椒了。
不得不说,明朝和清朝的皇亲国戚们还是懂得享受,也得多亏他们,我才有机会在御窑博物馆目睹当时陶瓷的烧制过程,以及无数令我过目不忘的陶瓷成品。大明的青花瓷,蓝白色调的陶瓷也许让我们觉得很普通,那是因为大量的生产和市面使用让我们审美疲劳了。我曾是这么想的,但到了真的靠近、去欣赏、去留意的时候,那不仅仅是缠枝花卉纹、不仅仅是动物山水、不仅仅是文人气息,这就是一件艺术品。青花的色泽浓艳,线条简洁有力,文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追求;更有永乐时期的甜白釉、宣德时期的祭红釉等,原来单色釉瓷器也可以色泽纯正,质地细腻。对我来说是并蒂之爱,大清的粉彩瓷器,真的是大胆创新,粉彩追求华丽和精致,也不失色彩柔和,不少瓷器造型独特,装饰华丽。当然我最爱的却是以下这只黄釉碗,简单起来不失风度,可惜我走了不少店铺,始终未能找到类似的,杯子万象纷呈,更为实用的碟和碗却较少。我们只去了御窑博物馆,因为国际艺术中心的艺术家都这样说,这家博物馆最Good。


逛博物馆的时候,仿佛是时代大穿越和时空交错,汉唐宋明清的衣服都有,她们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来拍照。我一直支持以前的服装可以多些场合可以穿,我本身也是一个古风爱好者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更何况我,我也看得不亦说乎。在草地、大树下、建筑旁拍拍艺术照再适合不过了,在每件瓷器旁边拍照也正常得很。我反对的是,她们长时间霸占着某件瓷器,一个人得拍上十几分钟,然后还是几个人轮流在那里等着拍,这种情景真的是令人打从心里上厌恶,当然我也只能心里上咒骂一顿。我太太的一个福建教师朋友,我没想到她直接打电话去投诉了这种行为,真是行动派正义的人民教师啊。去年在荷兰梵高博物馆的时候,也是遇到几个年轻女子霸占在那幅知名画《向日葵》旁,弄姿做作拍了半个小时,其他人游客都不好意思上前去看画。纵观全世界,我真没发现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有像她们这样的行为,在自己国家搞搞就算了,还要把这种行为带出国外。她们甚至都不会看一眼艺术品,眼里在乎的只有相机里面的自己。
在上一篇文章之后,我们就决定了此次行程,目的是我太太和她一个北京朋友,一个福建朋友,一起去拜访她们的德国陶艺老师。我和其中一个朋友的爸爸那样,只是此次行程的陪伴者,我们见证着她们离别已久后的相聚,她们相拥着,谈笑着,回忆着;两天后再次挥手道别,在火车站各奔东西。
临走之前,我们走了很多商铺,仍未能找到价格满意碟子和碗,然后在一家陶瓷店的散装区,就是一堆各式各样的便宜碟子,上面布满了灰尘,像残次品一样堆在那里,都是25元,我们挑选了一个碟。回家后,把碟子洗干净,放在已有的碟子旁边,却显得格外优雅,精致发亮。就像景德镇最差的一件瓷器,在我家瞬间变成了最华丽的瓷器。




哈哈 男生一般都是拍一张,然后夸一句牛皮。然后走。